2025年是国家安全法颁布施行十周年,4月15日是第十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今年活动的主题是:全民国家安全教育,走深走实十周年。
一、“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由来
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是为了增强全民国家安全意识,维护国家安全而设立的节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第十四条明确规定:“每年4月15日为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
二、为什么是总体国家安全观?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引,我国国家安全教育的顶层设计不断完善,国家安全教育不断走深走实,为推动形成维护国家安全的强大合力作出了积极贡献。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国际局势急剧变化、经济发展放缓、生态环境危机加剧、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国际国内安全环境的不确定性增强、复杂性增加。全面加强全民国家安全教育,符合时代需求,同时具有强大内生动力。一方面,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将在更大范围、更多领域实现对外开放;另一方面,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出现。在这一过程中,除了传统的政治安全、军事安全、国土安全外,数据安全、生物安全、外空安全等非传统安全大量涌现,国家安全治理的任务更加繁重,这就要求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真正夯实国家安全的群众基础。
三、国家安全包括哪里领域
国家安全涉及的20个重点领域包括:政治安全、军事安全、国土安全、经济安全、金融安全、文化安全、社会安全、科技安全、网络安全、粮食安全、生态安全、资源安全、核安全、海外利益安全、太空安全、深海安全、极地安全、生物安全、人工智能安全、数据安全。
四、供水安全与国家安全
供水安全与国家安全息息相关。水是生命之源,也是城市运行和经济发展的基础支撑。稳定且安全的供水,是保障居民日常生活、维护社会秩序稳定的基本前提。在突发公共事件或自然灾害时,持续供水能维持社会基本运转,稳定民心。从经济层面看,各行业生产都离不开水,安全供水是产业平稳运行、经济健康发展的保障,关系到国家经济安全。同时,优质的供水对生态环境的稳定与修复也有着积极影响,是国家生态安全的重要部分。建湖水司从饮用水源地、水厂与管网、居民二次供水、智慧水务、水质等方面加强供水安全管理,基本构建了“水源达标、备用水源、深度处理、严密检测、预警应急”的供水安全保障体系。
五、日常生活中应警惕哪些危害国家安全的活动?
1、一些可疑人员未经批准到内部做调查,进行科技、经济、企业等情况搜集。发现这种情况不能随意提供,并向当地公安机关或国家安全机关报告。
2、警惕境外电台、电视、网络等传媒的煽动、造谣。
3、一些境外组织和人员经常出现在我军事、保密单位周边,乘机盗取秘密情报和信息。如遇有可疑人员要立即报告。
4、一些有境外背景的组织和个人,利用一些群众不满情绪,煽动与政府对抗。遇到这些情况,应立即报告。
六、什么是12339?
2015年11月,全国国家安全机关向社会发出通告:12339,是受理个人和组织发现的危害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的情况线索举报电话。
公民和组织如发现危害国家行为,请拨打举报电话12339向属地国家安全局报告;或登录国家安全机关互联网举报受理平台www.12339.gov.cn进行举报;也可以向公安机关等其他国家机关、组织报告,相关国家机关、组织会立即移送属地国家安全局处理。
2025年4月15日